找到相关内容607篇,用时3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[五]:不敬师友戒

    佛告诸菩萨,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,四十八轻今当说。 十重戒不破,戒体光洁,但容易染污,犹如衣裳,虽不破裂,但易被尘垢污染,故有四十八轻戒,防止染污戒体。 第一不敬师友戒 师有开导之恩,友有砌磋之义,应当敬重,倘存骄慢,今生福慧全消。 若佛子,欲受国王位时,受转轮王位时,百官受位时,应先受菩萨戒,一切鬼神,救护王身,百官之身,诸佛欢喜。 若佛弟子欲受国王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戒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8/14485788504.html
  • 略论持戒主体——唯识学与现代自我心理学的自我观念比较

    假我”能否发挥积极作用?  以上问题若换个说法,那就是:受戒、学戒、持戒过程中,是否需要一个主体?此主体能否具有自主性?  一、持戒主体的心理内涵  受、学、持戒的主体,若狭义地说,就是戒体。关于戒体是什么,有三种观点。(一)说一切有部认为,戒体是色法。具体地说,就是依四大而生、无见无对之实色,属于色蕴,称无表业或无表色[1]。(二)成实宗认为,戒体是非色非心法。具体地说,戒体无形质,故非色;无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3673528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佛门弟子受戒之后皆有“烧戒疤”,不知意义何在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修行菩萨道(梵语Bodhisattva-carya) 者,为求受净戒,于戒坛内至诚忏摩后,以香燃烧身体之某部分以供养诸佛菩萨,此为求受清净戒体而于身上遗留之燃烧之痕迹,称为戒疤。在家菩萨戒之戒疤燃于手臂,出家菩萨戒之戒疤则燃于头顶,戒坛中称“火烧菩萨头”。   烧戒疤本非佛制,印度本无。佛教(梵语Buddha-sasana)传至中国,僧侣深受国家,社会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174612465.html
  • 济群法师答:五戒的前四戒和十善的前四善之间有什么区别?

    济群法师答:   两者的内容基本相同,但评判标准却不同。戒律有自身考察方式,每条戒,都有成犯的因缘。如杀戒为五缘成犯,盗戒为六缘成犯。就像法律一样,犯与不犯,犯轻与犯重,都有明确的衡量标准,这是与善法的不同所在。   另外,戒行有宣誓的前提,有依托的戒体,并且周遍所缘境界。普通的善行并不具备这些内涵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济群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五戒的前四戒和十善的前四善之间有什么区别?|济群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33778096.html
  • 问:怎样自行参佛?

    要参悟佛理需要具备几个条件: 1、有一定信心,信佛教能使人离苦得乐,了生脱死。但不需要对佛教社会中什么都信,或信到什么什么程度,没那一说。 2、宿世业障不是很重。在一定佛制仪轨配合下,反省、发露、忏悔过去今生一切恶行可以一定程度除灭宿世业障。 3、受持三皈乃至随缘受持一戒、二戒、三戒、四戒、五戒、菩萨戒等。守持戒律能让人得身心轻安,建立慧解的必要根器。没有戒体加持,慧解难开。 4、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6/20544182880.html
  • 福建厦门南普陀寺隆重举行传授五戒法会

    大雄宝殿带领戒子们预先学习梵呗唱念,为正授五戒做准备。中午12时,仪仗队至法堂迎请三师至大雄宝殿传授五戒。同时恭请十方诸佛、诸大菩萨证明受戒,以求清净圆满戒体,为积集福慧根本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慈善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6/12064883999.html
  • 呼市观音寺举行“传授居家二众五戒”法会

    戒弟子真诚的忏悔过去、现在所造的恶业。最后,澄还法师虔请三宝加持,并亲自为信众传授五戒,与会大众认真的聆听,响亮的作答。纳受了清净的戒体。 授戒法会在清净庄严的回向声中圆满结束。(通讯员:子铃) 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慈善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7/16385786915.html
  • 略辩南山律之戒体论

    《四分律》,又更好的修学菩萨道。而戒体论是南山律宗,最为精妙和核心的内容。清楚的了解了南山的戒体论,基本上也就能体会道宣律师创宗的本意和南山精神。  关键词:戒体 一佛乘 善种子 道宣  戒体论是南山律宗,最为精妙和核心的内容。《芝苑遗编》云:“戒体,是律学的枢要,是持犯的基本,是返流的源始,是发行的先导”。弘一大师刚开始学律时,本来是有点轻视南山而专研《根本说一切有部律》,后经一位徐姓居士...

    照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2641534.html
  • 领纳戒法于心 解行必须相应——虚云老和尚论受戒及行持戒律

    心有余而力不足,修行就难以成功。虚云老和尚在“戒法戒体戒行戒相”中讲道:  戒体者,当受戒时,领纳戒法于心胸,于身内即生一种戒体。此体虽非凡夫可以见闻,然一生之中恒常相续,有防非止恶之功能,是名戒体戒体的...决定大誓愿,愿断一切恶,愿修一切善,愿度一切众生,是为上品心,即得上品戒。所以要得受上品,当发上品心。(岑学吕、宽贤编辑《虚云和尚法汇年谱集》,p398—399)  戒体,是戒的体性,指经过作礼求戒等...

    何小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90560756.html
  • 佛说大乘戒经

      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。尔时世尊告苾刍言:有破坏戒行寿命者,有断灭善根者,出家难值,发精进心,坚固守护。若诸苾刍等,于佛法中求解脱者,远离一切诸恶苦恼,如佛所说,宁舍身命,而趣无常,不得纵心,犯其戒律。若人舍命,只坏一生;若复破戒,令百万生沉沦恶道。若人持戒,当得见佛。戒为最上庄严,戒为最上妙香,戒为欢喜胜因。戒体清净,如清冷水,能除热恼。戒法最大,世间咒法龙蛇之毒而不能...

  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

    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7/184039147.html